很多人以為「法院傳票只是通知,沒空去沒關係」,結果因未出庭被拘票拘提,甚至最終被通緝!
本篇文章完解析 「傳票 ➔ 拘票 ➔ 通緝」三階段段流程與應對方法,避免被抓風險。
|目錄|
一、第一階段:收到法院或地檢署傳票沒去會怎樣?
《刑事訴訟法》第71條:
「1. 傳喚被告,應用傳票。2. 傳票,應記載下列事項:一、被告之姓名、性別、出生年月日、身分證明文件編號及住、居所。二、案由。三、應到之日、時、處所。四、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,得命拘提。3. 告之姓名不明或因其他情形有必要時,應記載其足資辨別之特徵。被告之出生年月日、身分證明文件編號、住、居所不明者,得免記載。4. 傳票,於偵查中由檢察官簽名,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簽名。」
「1. 傳喚被告,應用傳票。2. 傳票,應記載下列事項:一、被告之姓名、性別、出生年月日、身分證明文件編號及住、居所。二、案由。三、應到之日、時、處所。四、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,得命拘提。3. 告之姓名不明或因其他情形有必要時,應記載其足資辨別之特徵。被告之出生年月日、身分證明文件編號、住、居所不明者,得免記載。4. 傳票,於偵查中由檢察官簽名,審判中由審判長或受命法官簽名。」
-
傳票是什麼?
-
傳票是法院或檢察署依據刑事訴訟法第71條所簽發的法定正式書面憑據。
-
傳票的作用是通知。當法官或檢察官在偵查或審判的過程中,需要傳喚案件被告、證人、告訴人、相關人等,就會使用傳票。
-
法院與地檢署的傳票,有什麼不同?
- 地檢署傳票:案件仍在偵查階段
- 由檢察官發出,通常是為了 傳喚被告、證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到案說明。
- 目的在於蒐集證據、釐清案情,決定是否起訴。
- 若未到庭,可能會面臨拘提,甚至發布通緝。
- 除了偵查外,執行不到也有可能被檢察署通緝
- 《刑事訴訟法》第469條:「受罰金以外主刑之諭知,而未經羈押者,檢察官於執行時,應傳喚之;傳喚不到者,應行拘提。但經諭知死刑、無期徒刑或逾二年有期徒刑,而有相當理由認為有逃亡之虞者,得逕行拘提。前項前段受刑人,檢察官得依第七十六條第一款及第二款之規定,逕行拘提,及依第八十四條之規定通緝之。」
- 法院傳票:案件進入審判程序
- 由法院法官發出,要求被告、證人到庭參與審判。代表案件已經進入 正式審理階段。
-
若無故不到庭,法官可能會裁定拘提,甚至影響判決結果。
-
《刑事訴訟法》第178條第1項:「證人經合法傳喚,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,得科以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,並得拘提之;再傳不到者,亦同。」
-
沒到庭會發生什麼事?
- 不同身分有不同的結果
-
被告:具有出庭義務,如果無故不到庭,法院或地檢署可能會拘提或發布通緝。
-
證人:雖不是被告,但仍有作證義務,無故不到庭可能會被罰款,甚至遭法院拘提。
-
告訴人(被害人):通常不要求強制出庭,但若不到庭,可能會影響案件進展。
-
-
若未在傳票指定時間到庭,且無正當理由(如出國、有重大疾病證明),檢察官或法院會發出拘票(拘提令)。
-
重點提醒:
-
傳票未出庭不會立即被抓,但會讓案件進入「拘票階段」。
-
若真的無法出庭,應盡速向法院或地檢署提出書面延期申請並附證明。
-
-
如果無法出庭,該怎麼辦?
-
收到傳票不能忽視,先確認自己的身分與案件性質。
-
若無法出庭,應提前依法請假,避免後續法律問題!
-
若不確定該如何處理,應諮詢律師或代書,確保自身權益!
二、第二階段:被拘票拘提是什麼?會被帶走嗎?
《刑事訴訟法》第 131 條:
「1. 左列情形之一者,檢察官、檢察事務官、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,雖無搜索票,得逕行搜索住宅或其他處所:一、因逮捕被告、犯罪嫌疑人或執行拘提、羈押,有事實足認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確實在內者。二、因追躡現行犯或逮捕脫逃人,有事實足認現行犯或脫逃人確實在內者。三、有明顯事實足信為有人在內犯罪而情形急迫者。2. 檢察官於偵查中確有相當理由認為情況急迫,非迅速搜索,二十四小時內證據有偽造、變造、湮滅或隱匿之虞者,得逕行搜索,或指揮檢察事務官、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搜索,並層報檢察長。3. 前二項搜索,由檢察官為之者,應於實施後三日內陳報該管法院;由檢察事務官、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為之者,應於執行後三日內報告該管檢察署檢察官及法院。法院認為不應准許者,應於五日內撤銷之。4. 第一項、第二項之搜索執行後未陳報該管法院或經法院撤銷者,審判時法院得宣告所扣得之物,不得作為證據。」
「1. 左列情形之一者,檢察官、檢察事務官、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,雖無搜索票,得逕行搜索住宅或其他處所:一、因逮捕被告、犯罪嫌疑人或執行拘提、羈押,有事實足認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確實在內者。二、因追躡現行犯或逮捕脫逃人,有事實足認現行犯或脫逃人確實在內者。三、有明顯事實足信為有人在內犯罪而情形急迫者。2. 檢察官於偵查中確有相當理由認為情況急迫,非迅速搜索,二十四小時內證據有偽造、變造、湮滅或隱匿之虞者,得逕行搜索,或指揮檢察事務官、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執行搜索,並層報檢察長。3. 前二項搜索,由檢察官為之者,應於實施後三日內陳報該管法院;由檢察事務官、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為之者,應於執行後三日內報告該管檢察署檢察官及法院。法院認為不應准許者,應於五日內撤銷之。4. 第一項、第二項之搜索執行後未陳報該管法院或經法院撤銷者,審判時法院得宣告所扣得之物,不得作為證據。」
-
拘提是什麼?
- 拘提是警方限制被告人身自由的偵查手法,強制被告到一定處所接受訊問。
- 如果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到庭,警方就能依照刑事訴訟法拘提被告。
- 需特別注意,若被告有逃亡疑慮或其他特殊情況,有時警方也會跳過傳喚或在不需要傳票的情況下,先進行拘提。
-
拘票是什麼?
-
拘票是警方拘捕被告時,必須出示的文件。
-
拘捕者需要確認對象是自己本人無誤,這張才會是正式且合格的拘票。
-
若拘票資料有誤、無正當被捕理由等時,是可以拒絕被帶走的。
-
實際執行方式
-
警方可至戶籍地、經常居住地、工作地拘提。
-
可於路檢、臨檢時執行。
-
可清晨或深夜執行(若案件重大或有逃亡風險)。
-
收到拘票後會怎樣?
-
警方會將人帶至地檢署或法院應訊。
-
多數案件當天應訊後即可返家,不會立即收押,除非涉及重大案件或有逃亡、反覆犯罪之虞。
-
拘提與逮捕,有什麼不同?
- 拘提:
-
無故不到庭才會發生!
-
由法院或地檢署發出拘票,警察執行,目的是強制帶人到庭。
-
常見於被告或重要證人未依傳票到庭,法院或檢察官認為有必要將其帶來問話。
-
拘提不是逮捕,也不代表已經定罪!
-
- 逮捕:
- 偵查犯罪的強制處分!
- 針對通緝犯、現行犯,現行犯可當場逮捕,不需拘票或逮捕令。
- 逮捕後,檢察官可依法聲請羈押,以防止嫌犯逃亡或串供。
延伸閱讀: 《刑事訴訟法》第 131 條
三、第三階段:拘票執行不到 ➔ 通緝
《刑事訴訟法》第 84條: 被告逃亡或藏匿者,得通緝之。
-
什麼情況會被通緝?
-
傳喚未到,拒不配合司法程序
-
法院或地檢署寄發傳票,要求被告到庭接受審理,若無故缺席且未請假,可能先被拘提,若拘提不到就會被通緝。
-
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不同,沒收到傳票,結果遭到通緝。
-
- 判決確定後,未到案執行
-
若法院已判決需入監服刑,地檢署會寄發執行傳票,要求在指定時間內到案執行。
-
有些人關選擇逃亡,檢察官則會發布通緝,並要求警方協助拘提。
-
若警方持拘票多次執行均無法拘提到案,檢察官或法院會發布通緝。
-
-
被通緝後會發生什麼?
-
列入全國查緝
-
警方遇查即帶走:路檢、車站掃查、住居地,警察若發現你是通緝犯,可當場逮捕,不需法院額外許可。
-
醫療機構通報:部分醫院在通緝犯病患辦理入院或健保申報時,系統會顯示異常,院方可依法通報警方處理。
-
邊境通報:通緝中的個人資料將被通報至內政部移民署與航警局,禁止離境。
-
關口即時攔截:如果持護照準備出境,海關會直接查詢通緝系統並通知警方。
-
申請銀行貸款、信用卡或戶政事務:部分案件涉及經濟犯罪,當申請金融服務時,可能被要求提供額外文件,進而導致警方查緝。
-
被通緝後一定會被關嗎?
-
被通緝不代表一定會被關,司法機關會根據案情,決定以下處理方式:
-
立即釋放:若確認無逃亡疑慮,可能訊問後即釋放。
-
交保或限制住居:若案件仍在偵查或審理中,可能要求支付保釋金,或限制住居以確保日後出庭。
-
聲請羈押:若檢方認為你有逃亡或串供之虞,可能向法院聲請羈押,這將使你短期內無法獲釋。
-
-
如何查詢自己是否被通緝?
-
司法院、警政署等機構提供線上查詢服務,需要輸入個人資料才能確認。
-
如何避免被通緝?
- 收到法院或地檢署的傳票,務必按時出庭。
- 若無法到庭,應提前請假,確保法院或檢察官知情。
四、被拘票、被通緝該怎麼辦?
-
主動到案: 攜帶身分證、健保卡至地檢署或派出所報到,可降低被突然帶走的風險。
-
可委任專業律師或代書:
-
協助查詢案件狀況
-
與檢察官聯繫安排到案時間
-
協助聲請撤銷通緝
-
因罰金未繳被通緝: 可先至法院或執行署繳清罰金,再聲請撤銷通緝。
五、3階段比較表
|
階段 |
法條 | 觸發原因 | 最佳處理方式 |
|---|---|---|---|
| 傳票 | 《刑事訴訟法》第71條 | 無故未到庭 | 出庭或申請改期 |
| 房型拘票 | 《刑事訴訟法》第 131 條 | 傳票未到庭 | 可委任律師或代書配合到案 |
| 房型通緝 | 《刑事訴訟法》第 184條 | 拘票無法執行 | 主動到案或委任律師或代書撤銷 |
六、結論:主動處理是避免被抓的唯一方法
- 無論是傳票未到庭、已被拘票或被通緝,主動處理永遠比被動等待警方找上門更安全。
- 若已被拘票或通緝,不處理只會增加被抓風險,也可能影響未來案件處理結果。



(1).png)
(2).png)
.png)
.png)